隨著建設創新型省份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陜西創新發展捷報頻傳: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推進稀有金屬材料的高端應用,不斷取得重要技術突破;中國重型院承擔的“國產1750mm五機架全連續冷連軋機組”項目通過驗收;中煤西安研究院井下定向鉆進創1881米世界紀錄……
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科教大省潛能正在聚集釋放。在陜科研院所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面向國家發展戰略和國民經濟主戰場開展科研攻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陜西創新發展在多個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搶占新材料產業制高點
新材料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材料,誰就能在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上占有主動權。
作為我國重要的稀有金屬材料研究基地和行業技術開發中心,西北有色院始終把提升自主創新研發能力放在首位,發揮自身在有色金屬研制特別是鈦合金材料、核材料、超導材料方面的優勢,堅持“科研、中試、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模式,組建了以上市公司西部材料和剛剛掛牌新三板的西部超導為代表的28個產業化公司,形成了國內最大的稀有金屬研發、生產基地,為國防建設和我國搶占新材料產業制高點作出了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西北有色院也實現了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為科研院所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探索出了一條路子。2014年,西北有色院實現綜合總收入76.32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有色行業院所首位,多項指標進入全國首批242家轉制院所前十位。
創造重型裝備的多個“首臺套”
重型成套裝備是維系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陜西,有多家科研院所為我國重型裝備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創造出重型裝備的多個“首臺套”。其中,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稱得上首屈一指,創造了200項“中國第一”、500多項專利,30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形成了我國重型裝備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近兩年,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國內首套機、電、液全國產化的1750mm五機架全連續冷連軋機組、12000噸航空級鋁合金板材張力拉伸機裝備、世界最大夾持力和夾持力矩全液壓鍛造操作機、世界最大噸位自由鍛造油壓機……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的千人研發隊伍中,平均3人擁有一件專利,平均6人獲得一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其研發的重型裝備,應用到我國大飛機、大航天、大船泊、大運載、高鐵、核電等多個關鍵領域。
為能源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隨著我國不斷完善、加強資源儲備戰略,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以其在石油管工程技術領域的雄厚實力,為國家重點油氣田勘探開發和重大油氣管道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輸送管領域,該院解決了重大工程用石油管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問題,石油管材由30年前全部依賴進口到目前基本實現國產化,國產化率達到98%以上。其中,X80高強度鋼管在西氣東輸二線上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管道建設處于國際領跑地位。
在油井管領域,該院針對超深、高溫、高壓、嚴酷腐蝕氣井管柱完整性世界級難題,提出了油管材料、結構選用及適用性評價方法,并取得了井下管材適用性研究的多項技術突破。
多年來,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憑借其技術優勢,與長慶油田、寶雞鋼管合作,成功開發了長慶油田專用特殊螺紋套管;與延長油田、省天然氣公司、秦華天然氣公司合作,開展在役油氣管道檢測與安全評價;與寶雞鋼管、寶雞石油機械公司等合作,研究開發了高強度大口徑管線鋼管、海洋鉆井隔水管,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推動工程建設技術進步
近年來,隨著各種重點建設項目的持續推進,對工程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其中,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等在陜院所企業,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開展了大量創新工程建設。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在黃土地區開展了大量科研和生產項目,在鄭西高速鐵路建設、西安地鐵建設以及延安新城建設中突破了大量技術難題,為工程的順利完成發揮了關鍵技術支撐作用。這些科研成果對提高我國高鐵修建、防災減災等工程建設水平具有重大意義。與此同時,機勘院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號召,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已在亞非拉50余個國家承接了勘察、設計、檢測、測繪、施工等百余項工程。
早在2003年,中交一公院就組建了工程技術研究院,啟動科技創新工程建設。該院自主研發的系列核心技術廣泛輻射行業內外,提升了行業技術水平。其中,“緯地軟件”行業占有率80%以上,對我國工程CAD輔助設計水平的整體提升發揮了重大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中交一公院積極“走出去”,多項國際化創新成果突破了國際技術壁壘,帶動中國技術、標準及相關產品走向世界。
近年來,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憑借“研究院”的科研優勢,在激烈的建筑市場競爭中不斷勝出。連續十幾年,中聯西北院在民用建筑、工業工程、規劃市政、能源電力、工程建設五大業務板塊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僅近5年,榮獲百余項國家、省部級優秀工程獎、科技進步獎。在發展過程中,中聯西北院取得了“綠色建筑”領域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為“綠色建筑”推廣作出了突出貢獻。
(來源記者:張梅,編輯: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