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公司發布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81億元,同比增長4.58%;實現營業利潤506.75萬元,實現扭虧;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92.91萬元,同比增長2.27%,基本每股收益0.0277元,符合市場預期。
看似沒有的大幅增長:雖然看上去公司的凈利潤沒什么變化,但報告期內鈦行業景氣度較低,具有代表性的海綿鈦價格觸底,公司為此計提了4551.44萬元的存貨減值準備(13年僅計提了170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實際的盈利情況有了大幅改觀。
高端鈦材繼續發力:報告期內公司鈦材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增長16.73%幾乎回到了12年水平,而銷量增速則僅有5.18%,不計寶鈦華神(海綿鈦)的影響,公司鈦業務毛利率提升0.85個百分點。我們推測公司產品中高端鈦材的比例有所增高,公司盈利水平已經得到改善。報告期內公司在核電、深海探測等方面獲得突破,我們認為,15年公司的高端鈦材比例仍會繼續提高。
鈦價仍有上升空間:海綿鈦價格已經從去年8月的4.4萬元/噸上漲至目前的4.9萬元/噸,由于大部分海綿鈦企業的生產成本在5萬元/噸以上,唐山天赫、遵義鈦業以及撫順鈦業都已經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其余海綿鈦企業也都處于虧損邊緣,無意擴大生產。而鈦材需求很有可能在“一路一帶”的帶動下出現超預期增長,鈦價可能出現上漲。公司年報披露存貨17.76億元,折合海綿鈦約2萬噸,鈦價上漲對公司盈利的影響極為明顯。
鈦帶發力在即:鈦帶是純鈦的新一代產品,一旦量產,超薄鈦板(0.3-1mm)的成材率可以由目前的60%左右提升至80%-90%,屆時在防腐蝕領域鈦的應用成本將銅相當,部分替代銅將成為可能。公司的鈦帶項目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成材率仍在逐步提升中。合資企業法立諾的核電用鈦管(2014年通過核電認證)就已經使用了公司的鈦帶產品。
3D打印仍在推進:報告期內公司與王華明團隊、北航工業技術研究院、海寶合資成立的增材制造技術研究院是目前市場上產業鏈最完整(寶鈦提供鈦材,海寶制粉,王華明團隊和航材院打印),盈利模式最確定(主要面向航空航天系銷售)的3D打印標的。目前已經完成了工商注冊登記并取得企業法人執照。
盈利預測: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6年的EPS分別為0.30元和0.39元,對應30日收盤價21.19元,公司的動態P/E分別為72倍和54倍。15年鈦行業出現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公司作為鈦行業龍頭其盈利或將在行業改善中得到大幅提高,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經濟下滑的風險,鈦價繼續下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