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技術引領能源革命
中國石化制氫技術聯絡站理事長,工業氣體協會氫專委會技術委員、氫能標準委員會委員,漢興能源董事長紀志愿表示,氫能源汽車是氫氣應用場景里很有發展前景的一項。目前,氫燃料電池加氫只需5分鐘,極快的重新充能時間,為以氫燃料電池汽車進行長途運輸創造了前提條件。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了整個汽車行業,燃料電池汽車自然也不例外。2020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下降60.2%和56.4%。其中,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同比下降約19.7%和7.2%。根據《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新能源車免征購置稅延期至2020年12月31日,結合延期補貼政策細則的下發以及疫情防控壓力的下降等多重利好因素,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迎來復蘇。
《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發改產業〔2019〕1762號)提出,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要加強新能源生產使用和制造業綠色融合。順應分布式、智能化發展趨勢,推進新能源生產服務與設備制造協同發展。推廣智能發電、智慧用能設備系統,推動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發展分布式儲能服務,實現儲能設施混合配置、高效管理、友好并網。加強工業設備、智能家電等用電大數據分析,優化設計,降低能耗。推動氫能產業創新、集聚發展,完善氫能制備、儲運、加注等設施和服務。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也指出,強化推動能源革命的政策措施,首先要加強技術創新,普及和推廣先進高效節能技術和先進能源技術,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在未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上網的發展過程中,要研發和推廣智慧能源技術,推動能源互聯網與分布式能源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儲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并加強對氫能、核聚變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示范,占領能源科技的制高點,打造國家的競爭優勢,順應并引領全球能源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進程。
“宏觀數據來看,雖然燃料電池汽車仍然處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早期,市場規模還不大,但隨著業內公司不斷錘煉技術,不斷宣傳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的銷售也呈現增長態勢,未來市場規模可期。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漲,必將帶動氫氣市場的快速發展。”紀志愿說。
抓住機遇布局氫能產業
氫能目前已經納入我國能源戰略,是未來能源轉型的一個重大戰略方向。作為國內專業擁有各種氫氣生產技術、加氫站技術以及氫氣充裝技術的核心企業,漢興能源牢抓發展機遇,在多地布局了氫能產業。2021年1月,漢興能源與四川省內江市政府簽約,將投資建設西南最大的氫能基地,利用當地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建制氫站、加氫加油加氣綜合站,打造成渝“氫走廊”;同時,公司在自貢市建設了制氫工廠,并計劃今年投資建設自貢市第一座加氫站。在湖南株洲,漢興能源與國家電投合資建設制氫、加氫加油充電綜合能源站,除了供應工業園區用氫外,還可滿足株洲市氫燃料電池公交用氫。此外,公司與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定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開發秸稈等生物質制氫技術,將在江蘇揚州高郵建設秸稈氣化制氫廠及配套加氫站。
漢興能源已與中石化石科院合作聯合開發300Nm/h天然氣撬裝化裝置,可為加氫站直接供氫,大幅度降低氫氣供應成本。未來,公司將在已掌握的氫氣核心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發力度,為社會提供更安全可靠、成本更低的氫氣生產技術,為氫能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技術創新譜寫發展新篇章
紀志愿說:“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司意識到,技術創新、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一是在核心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要下功夫,來加大核心技術和新技術的研發力度,使公司始終處于時代發展的前沿;二是在項目和產品的實施過程以及售后服務過程中,通過提高和加強服務意識,與用戶交朋友,建立企業的朋友圈,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前,我們真正地做到了以先進可靠的技術和及時周到的服務,讓每一位用戶感到滿意。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清潔燃料升級技術和以氫氣生產技術為代表的工業氣體分離制取技術。截止目前,漢興能源已經為石化、化工、鋼鐵、冶金等行業提供了幾百套氫氣生產技術裝置,以及近百套清潔燃料生產技術裝置。
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氫氣技術提供商,所擁有的技術包括天然氣制LNG技術;焦爐煤氣、天然氣、煤制甲醇技術;焦爐煤氣、天然氣、煤制合成氨技術;焦爐煤氣凈化技術;高爐氣、煤氣濕法與干法脫硫技術;輕烴水蒸氣轉化制取氫氣技術;甲醇裂解制取氫氣與合成氣技術;煤汽化制取氫氣與合成氣技術;汽油、柴油、蠟油、煤焦油、渣油的加氫裂化、加氫精制和加氫改質技術;煉油廠常減壓、催化、重整、烷基化、異構化、焦化技術;變壓吸附分離提純氫氣、CO技術;干法、濕法分離提純CO技術;空氣分離提純氧氣和氮氣技術等10余項國內領先技術。此外,公司還研發與生產了高性能程控閥門、球閥、蝶閥、脫硫劑、吸附劑、制氫催化劑、加氫催化劑等新產品。
其中,公司研發的低濃度瓦斯氣提濃甲烷技術在2011年通過國家鑒定,被評為世界先進技術。“十三五”期間,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進和創新,該技術得以逐步完善,既可緩解煤礦瓦斯對大氣的污染,又可以為煤礦行業帶來豐厚的利潤。目前,已有近10套裝置應用該技術的裝置投產或設計中,其中,淮南煤礦投用了世界首套低濃度煤礦瓦斯提純生產天然氣裝置。2015年1月20日,公司開發的焦爐煤氣等溫甲烷化制天然氣技術通過了工信部組織的鑒定,被認定為國際首創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國內第一套應用該技術的裝置于2012年在云南曲靖順利投產。該技術與多段絕熱甲烷化技術相比,具有能耗低,流程短、投資低(僅為其20%~30%)的優勢,獲得2014年浦東新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為煤化工行業創造了巨大利潤。